工程案例
TGA PUA6006+9529屋面防水
温州凯运建材有限公司
TGA6006+9529天冬聚脲防水系统
外露型防紫线隔热高弹防水施工方案
屋面防水施工系统介绍及方案
工程情况:实拍 严重漏水,基础差,保温砂砂松散吸水严重,卷材老化开裂,需整体返新
一、产品介绍
成分:TGA PUA6006单组份高弹面涂(一布三涂,可应用于任何基层)
特点:保温隔热
一体成型防水体系;
防紫外线性能优异,超长使用寿命;
优良的低温柔性,-40°断裂伸长率200%;
防腐蚀及其他化学污染;
良好的粘结性;
液态,冷施工,施工安全方便;
环保水性涂料,对环境无污染,无毒性成分,使用安全;
用途:应用于混凝土屋面、钢结构屋面、防水卷材SBS及旧屋面的防水和翻新等工程(如沥青、PVC、SBS、聚氨酯等各种基面)。
二、产品组成
专用防水系统 = WS抗渗砂浆找平 +滚涂一道TGA PUA6006+ 缝织聚酯布 + 一至二遍TGA PUA6006隔热高弹涂料( 最终厚度1.5mm,误差0.2mm)
三、施工程序及工艺
3.1 施工程序见下图
3.2 基层预处理施工工艺
1、基层检查及总体要求
施工前应检查屋面基层状况。基础应牢固、平整、无潮湿、疏松颗粒、裂缝、明显空鼓、孔及凸出物或其它可能妨碍防水系统的粘结性杂物。旧的SBS屋面建议用清洁的水进行清洗,如果现场不具备清洗条件,则可以采用吸尘或清扫方式去除旧的防水材料表面的灰尘。阴阳角采用聚合物粘接砂浆做成圆弧形,阴角直径宜大于50mm,阳角直径宜大于10mm。基层的裂缝以及管根留设的凹槽,应嵌填密封材料处理,如不符合上述条件,则在预处理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。
检查原屋面的积水或返水部位并进行标注,之后按第三点屋面找平办法进行处理。
2、所有节点和预处理部位在完成相应预处理工艺后, 如对屋面伸出排气孔、落水口、缝隙连接处、拐角处,女儿墙和屋面结合部位等均用防水系统进行预先单独处理,其工艺如下:
一层封固TGA6006防水聚合物 + 尺寸合适的非缝织聚酯布 + 两遍 TGA PUA6006防水聚合物
3、屋面找平
根据现场屋面情况,建议对原屋面SBS防水进行找平。方法是采用WS聚合物粘结砂浆进行找平,平均找平厚度应不低于5mm。找平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5mm。检验方法:用2m 靠尺检查。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要求。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%,采用材料找坡宜为2%;天沟、檐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1%,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。
4、空鼓破损的旧防水材料需要清除,并用WS聚合物粘结砂浆进行找平。
3.3 节点部位处理工艺
A : 女儿墙
松散、破损的墙体部分使用聚合物粘结砂浆进行修补,修补后部位必须平整光滑;
在上述修补部位铺设防水系统如下:
一层封固TGA PUA6006防水涂料 + 尺寸合适的非缝织聚酯布 +1-2遍TGA PUA6006聚合物防水涂料
B 伸缩缝
已经开裂破损的伸缩缝,用小刀沿缝两边各15CM (可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尺寸大小)划开旧防水卷材, 并将旧卷材清除,
伸缩缝铺设新的自粘性的条状卷材, 伸缩接缝处铺设条形塑料泡沫,将卷材做∩ 拱形处理覆盖在填充物上, 留足伸缩空间;
在上述卷材部位铺设防水系统:三涂一布工艺
完整的伸缩缝尽量不要拆除;直接在上面铺设上述防水系统系统即可。
C 金属排气口
清除旧防水卷材;
金属管四周重新打磨除锈,露出金属本色后刷两道防锈漆;
待防锈漆完全固化后在管道四周铺设防水系统弹性膜(三涂一布工艺)
防水层贴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小于50mm。
D 其他破损部位和旧防水材料维修部位
用刀片见空鼓破损部位切开;
彻底清除旧防水卷材;
重新用上述砂浆找平;
3.4 整体防水施工工艺
A.屋面整体涂刷一道底漆进行封固TGA6001;
B.在已预处理好的区域涂第一层TGA PUA6006弹性涂层,当其仍湿润时,把缝织聚酯布直接铺于其上,用刷子将其刷平,确保缝织聚酯布不起泡、不起皱,缝织聚酯布搭接宽度一般以缝织聚酯布上的红线为准(约5-10厘米);务必注意搭接顺序,聚酯布必须顺水势进行搭接;
C.用TGA PUA6006面涂+浸透缝织聚酯布至全干(约12小时);
D.注意第二遍TGA PUA6006涂刷方向与第一遍垂直。
3.5 施工工艺注意事项
3.5.1铺设胎体增强材料
在底层涂料表干后,进行第一遍涂刷后,马上加铺胎体增强材料。平面可铺增强材料而立面无须增强材料视工程状况而定。选择铺设增强材料的胎体,增强材料的铺贴方向应视屋面坡度而定。屋面坡度小于15%时,可平行于屋脊铺设;屋面坡度大于15%时,应垂直于屋脊铺设。其胎体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厘米,短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7厘米。
若采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时,上下层不得互相垂直铺设,搭接缝应错开,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度的1/3。
3.5.2 涂刷方向与接茬
防水涂层涂刷致密是保证质量的关键。要求各遍涂膜的涂刷方向应互相垂直,使上下遍涂层互相覆盖严密,避免产生直通的针眼气孔,提高防水层的整体性和均匀性。涂层间的接茬,在每遍涂布时应退茬50mm——100mm,接茬时也应超过50mm——100mm,避免在接茬处涂层薄弱,发生渗漏。
3.5.3 收头处理
在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处应多遍涂刷防水涂料,或用密封材料封严。泛水处的涂膜宜直接涂布至女儿墙的压顶下,在压顶上部也应做防水处理,以免泛水处或压顶的抹灰层开裂,造成屋面渗漏。
收头处的胎体增强材料应剪裁整齐,粘接牢固,不得有翘边、皱折、露白等现象,否则应先处理后再行涂封。
3.5.4 涂布顺序合理
涂布时应按照“先高后低,先远后近”的原则进行;在相同高度的大面积屋顶上,要合理划分施工阶段,分段应尽量安排在变形缝处,根据操作和运输方便安排先后次序,在每段中要先涂布较远部分,后涂布较近屋面。先涂布排水较集中的水落口、天沟、檐沟、再往高处涂布至屋脊或天窗下。
3.5.5 加强成品保护
整个防水涂膜施工完后,应有一个自然养护的时间。特别是由于涂膜防水层的厚度较薄,耐穿刺能力较弱,为避免人为的因素破坏防水涂料的完整性,保证其防水效果,在涂膜实干前,不得在防水层上进行其他施工作业,涂膜防水屋面上不得直接堆放物品。
四、防水涂层的检查及验收方法
1.涂膜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水或积水现象。
检验方法:雨后或淋水、蓄水检验。
2.涂膜防水层在天沟、檐沟、檐口、水落口、泛水、变形缝和升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,必须符合方案要求。
检验方法: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
3.涂膜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,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0%。
检验方法:针测法检查或取样量测。
4.涂膜防水层与基层应粘结牢固,表面平整、涂刷均匀,无流淌、皱折、鼓泡、露胎体和翘边等缺陷。
检验方法:观察检查。
